环球时报社评:在“美式安全”视野下,玉米也能长眼睛

  社评:在“美式安全”视野下,玉米也能长眼睛

半年多前,美国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市的共和党籍市长博琴斯基问道:“我们会是第一个拒绝全球主义的国家吗?”他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一家中国企业在当地投建玉米加工厂却意外引发争议,当时作为该项目的坚定支持者,博琴斯基将反对声音称之为“脱离全球化的强烈冲动”。

然而,就在两天前,还是博琴斯基,他表示将叫停玉米加工厂的建筑许可和其他开发步骤,以待市议会批准。曾与博琴斯基在2021年一起庆祝这个项目落地的北达科他州共和党籍州长布尔古姆的态度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美媒称,该项目“遇到了似乎不可逾越的障碍”。博琴斯基大半年前的发问一语成谶,现实给出的答案带着讽刺、苦涩和无奈,成为美国“拒绝全球主义”的又一项实际行动。

连《纽约时报》也承认,这个项目曾经受到当地欢迎,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那么,为什么在短短数月内就出现了剧烈反转?背后是什么力量、什么情绪在推动?博琴斯基以及布尔古姆等人态度变化的幅度之大,也很不正常。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的时候,我们有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发现,它们折射出美国社会对华的务实理性是如何受到侵蚀、裹挟而慢慢变质的完整过程,甚至揭示了今天的中美关系为何变得如此曲折的内在逻辑之一。